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8的文章

清楚的「人際界線」,別成為他人情緒勒索的對象!

清楚的「人際界線」,別成為他人情緒勒索的對象! 文 / 江垂南 何謂「人際界線」?         人際界線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反映出個人的自我原則和價值觀, 是關於情緒上、肢體上與人之間,會感覺到舒適的距離。清楚的人際界線,是指讓別人清楚知道自己在應對某些事情的底線和彈性原則。模糊的人際界線,是指與他人的互動缺乏明確的原則,容易向他人的原則表示贊同、過度照顧他人的需求,而忽略自己的權益等,這就是 人際界線 太鬆散的情形。 設定合宜的人際界線,代表我們想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當我們設定了界線,我們就要面對,可能會隨之而來的結果。 太鬆散的人際界線: l   因為害怕被拒絕、被別人討厭或生氣,而無法達成自己的潛在目標。 l   自我主張與原則不清楚,而讓別人替你決定。 l   把別人的問題當作是自己的問題,習慣先照顧別人。 l   初識階段,太快揭露太多關於私人的資訊,渴望與他人更親密,而忽略人際安全感。 l   對於被忽略、被不合理的對待有很高的容忍度。 l   將自己的需求、感覺,放在後面,先考慮別人的需求。 l   覺得要對別人的健康、快樂負責,卻忽略照顧自己。 l   為了避免與人衝突,對於自己的價值觀有所妥協。 l   當別人測試你的底線時,放棄堅持自己的界線。 被「情緒勒索」而鬆動人際界線    人都渴望從人際關係獲得物質、社會資源和心理認可,可是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立場、價值觀等因素,未必能無條件給予他人所需要的一切。如果理性溝通仍達不到滿足時,溝通模式很容易轉換成情緒化溝通表現出煩躁、控訴、情緒或肢體暴力來壓迫他人;或細數悲苦困境慫恿人變得心軟,鬆動原則。有時,這不能責怪他人使用情緒勒索的手段,反而需要衡量自己怎麼了?容易鬆動自己的底線。檢視自己的「生活腳本」,深度了解自己生命故事,會助於設立清楚而健康的人際界線。 「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罪惡感、恐懼感……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心發酵、造成傷害。」 「生活腳本」共振效應,與他人發生情感「共生」現象     生活腳本是每個人經歷生命歲月洗鍊後,自己所下的重要決定和生活信念。生活腳本就像是一套心

別讓父母的無心之過,成為目睹家暴兒永恆的傷痛

別讓父母的無心之過,成為目睹家暴兒永恆的傷痛 文 / 江垂南 記得小時後,多少次這種影像父親酒後持刀吆喝著母親在腦海重複出現,多少個夜晚我含著淚顫抖著身軀,聽著父親咆嘯母親的聲音而沉睡去。直到國一我再也按耐不住憤怒,嘲著父親嘶吼來阻止他對母親的無禮。我覺得這是很難承認的家醜,埋藏在我心中許久,曾經是我生命的禁域。目睹家暴不見得會影響我對於父母的愛,可是會影響我親近父母的距離。                 ~~ 一段走過家庭傷痛的獨白                   目睹家暴兒童的心理特徵 對目睹家庭暴力兒童而言,目睹家庭暴力的過程是個人生命中重要生活事件,這類的生活壓力事件持續時間的長短與父母衝突的嚴重性,影響著兒童的因應生活方式。兒童在父母婚姻衝突的戰場上,可能採取選擇的方法有: (1) 兒童會被父母的一方施壓拉去對抗另一方,以作為父母一方的精神支柱,因而偏愛父親或母親。 (2) 兒童會想自家庭中退出,展現出退縮性的行為,以表示對父母愛的絕望。 (3) 兒童也會嚐試扮演父母婚姻衝突的調停者,卻引發自我忠誠性格的分裂,產生愛與被愛的矛盾。 (4) 兒童自父母的衝突中抽離,發展出心理或行為問題,以需要父母的關愛。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性 模仿父母的暴力行為 社會學習理論大師班度拉,認為在暴力的環境下的兒童較易有暴力的行為傾向。因為兒童在家庭中對父母不當行為的觀察模仿,會持續到成人後的行為,使得將來為人父母時,亦以暴力解決問題,同時還會為自己找理由解釋暴力行為的道德目的。 以生病或偏差行為尋求安撫 在高婚姻壓力的夫妻關係容易使父母分散對兒童的注意,而本身的婚姻問題使父母更容易動怒,而減少對兒童的關懷與注意。兒童在感到父母的忽略時,為得到父母的注意,而會出現生病或不當行為的表現,其不當的行為,若得到父母注意的正增強,則會持續地表現如此不當的行為。 養成退縮、沮喪、憂鬱的內向性格 兒童在父母暴力的陰影下,會產生創傷性壓力、害怕病感到無助。以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來看,子女對父母有安全依附的需求,父母的衝突不但不利於兒童的安全感,也將威脅兒童的心理發展。兒童在父母婚姻衝突的戰場上,兒童會想自家庭中退出,而展現出退縮性的行為,容易形成憂鬱沮喪的性格。 產生低自尊、低社交技巧、低學習意願 有婚姻暴力的父

媽媽 我是天生好動不是不聽話孩子

媽媽 我是天生好動不是不聽話孩子 文 / 江垂南   (投稿基督教論壇報) 老師再也無法容忍小強每天 不專心聽老師教導, 上課到處走動、 捉弄同學,功課寫得潦草,經常與母親溝通要求帶小強到早期療育中心作鑑定,尋求適當的治療,避免因過動而造成學習障礙。而小強自幼稚園中班起也常因相似的原因,經常被老師罰站,或在家受到父親責罰,雖然小強也怕痛、怕打,但仍總是好玩好動,不克制自己,期待長大後會自動聽話。小強今年國一了,上課時屢次鼓動同學嘻鬧反抗老師的約束,或碰觸女同學身體。小強童年時的活潑好動,進入青春期時成為父母與家長眼中不聽話孩子。 踏著過動兒的腳步看世界, 他 除了難以預測自己行為的方向外,也難以想像自己會在不斷受到指責犯錯裡生活。因此家有過動兒,辛苦的不只孩子本身,還有其他家人。 所謂過動症 (ADHD) 是一種自我控制方面的發展性疾患。健康兒童的自我控制力是隨身體發展而趨於穩定,然而患有過動症的兒童其自我控制力是發展緩慢的或是明顯不足,而造成注意力、衝動控制和活動量的問題。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過動症的盛行率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男性罹患此症的機會比女性高出四至九倍。 常見的過動症診斷指標 下列問題常用以篩選孩子是否有注意力或過動症問題,如果單方面有超過六項則需要家長多留心,孩子是否因注意力不足或過動造成課業學習方面問題。 注意力不足方面 u   經常無法密切注意細節或在學校作業或其他活動上經常粗心犯錯 u   在上課或遊戲活動時經常有困難維持注意力 u   經常不能依照指示完成事情,並且不能完成學校作業、家事零工 u   經常看起來不專心聽人說話 u   經常有困難規劃工作及活動 u   經常逃避不喜歡或排斥參與須全神貫注的事務 u   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必備之物 u   經常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u   在日常生活理常出現健忘的情形 過動 - 衝動 u   經常好扭動身體 u   在課堂或其它須好好座位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u   在不適當的場合經常過度地四處奔跑或攀爬 u   經常有困難安靜地遊玩或從事休閒活動 u   經常處於活蹦亂跳狀態或常像馬達推動般四處活動 u   經常說話過多 u   經常在問題未說完時及搶說答案

當家人與拒絕上學的孩子互動卡住了怎麼辦?

當家人與拒絕上學的孩子互動卡住了怎麼辦? 文 / 江垂南   (投稿基督教論壇報) 懷仁一直都是父母心目中的乖巧孩子,可是真正令父母煩惱的是自國中一年級下學期開始,父母每天會為了懷仁的怠學與不寫作業而生氣,剛開始時父母努力與孩子溝通,卻被懷仁的沉默與敷衍,弄擰了心情,難以理解青春期的懷仁。久而久之,父母發現懷仁不僅怠學更有沉迷電玩和無故賴家不上學的跡象,父母在緊張與憤怒之餘,會以強迫的手段勉強懷仁一定要去學校,卻也換來懷仁對家人的冷漠和爭吵,以及持續的輟學。 上述懷仁的情況我們稱為拒學症,一般而言,所謂「拒學症」是指孩子已經藉由某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多次不去上學,而非僅單次因特定理由無法上學或單純抱怨、恐懼上學。下列幾個問題提供你檢驗孩子是否有拒學的跡象: u   孩子是否不喜歡用功好像課業跟不上? u   到了早晨就訴說頭痛腹痛發燒? u   白天或休假日就顯得快活? u   待在家裡獨自不語的時候多嗎? u   提到學校就生氣或粗暴? 孩子不上學的舉動往往會造成家長對孩子未來人生的擔憂,家長往往會本著事出必有因的心態為孩子找尋不上學的理由或藉口,在這個過程中會看見家長心急的反覆質詢孩子,而孩子努力迴避與抗拒回答拒學的原因,家人間的關係容易陷入報復與冷漠的僵局。 為了避免上述的親子僵局,為親子關係解套,首先的方向需要安撫父母遍尋不到理由的慌張。當孩子不去上學時,建議家長最好冷靜下來,不要將拒絕學上學視為特殊小孩才有的特殊問題,切莫胡亂猜測孩子不上學的理由,特別是孩子沒有明確說明原因時。 一般來說,從拒絕上學孩童的型態可分成下面幾類: 一、 學校適應不良型:存在惹人厭學生或與教師的人際關係等。 二、 好玩型:為了遊玩加入非法行為團體,而不上學。 三、 學習無聊型:無精打采,總是不想上學,少有不上學的罪惡感,接送或催促的話會上學,但不會持久。 四、 情緒不安型:有上學的意願,因身體不適或心情過於緊張焦慮,抑鬱而無法上學。 五、 上學無用論:不承認上學的意義,選擇自己的喜好方向而不上學。 六、 複合型:包含上述的二種以上的型態,難以決定何為主。 了解了拒學的類型後,下面為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所提出的看法來解釋這些類型發生的原因,提供你去思考孩子拒學情況產生的原因。

家有憂鬱兒,你該怎麼辦?

家有憂鬱兒,你該怎麼辦? 學習傾聽 用愛減壓 文 / 江垂南 (投稿基督教論壇報) 小敏是個善解人意又懂事的女生,今年就讀國中二年級,有幾次同學看見她在班上情緒失控而落淚。隨後的日子,小敏感覺班上的同學有些刻意的迴避他,自己猜想同學可能害怕見他受到刺激的樣子,所幸就離他遠些。小敏也不想去追究同學對他的看法,因為友誼是不能勉強來的。其實,小敏的生活挫折還不僅如此,因為家庭裡還充滿著一些讓人鼻酸的事,這些事情若要經起同學的詢問,自己便會感到在同學面前自殘形愧,不知要將自己的臉往哪擱,所以,目前與同學保持這樣的距離也是很好。 如果一位憂鬱的孩子能夠在面對關心與接納的情境下,如小敏可以侃侃而談自己的心事,這樣的情景,不免讓人感受到受助者可能在傾訴的過程,使積壓情緒獲得宣洩,同時也慰藉了內心的孤獨感。而相對的,助人者也能夠在與當事人良好的互動下,滿足了自己的助人需求。可是,在實際的生活中,有許多同學與家長的經驗面對罹患憂鬱症青少年,發現這些人並不如想像中容易相處,甚至有時會有,「狗咬呂洞濱不識好人心」的感覺,他們不聽規勸和開導,有時還會與人強嘴,容易憤怒、多疑和敵視對方。 筆者於累積治療憂鬱症個案的經驗之後,提出幾點以理解何以患有憂鬱症的青少年難與人維持良好的互動原因,並且提出因應的方法,分述如下: l    憂鬱症常造成個人注意力與語言組織表達力降低,因此,當事人回應時常會出現答非所問,或言不及義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常使得會談的雙方談話兜圈,繞在目前無效的互動情緒裡,而感到氣餒與無助。良好的因應方法是:先暫停目前的話題,調整雙方的談話焦點,再決定是否繼續。 l    憂鬱情緒發作下,當事人情緒往往難以收放自如,這有時是當事人內心不停地放映著不愉快的畫面影像,或是停不住的自我苛責的想法。在這種情形下,缺乏經驗的助人者可能會表現得心灰意亂,反而使當事人倍感壓力而覺得自己很失敗,自責害他人限於窘境。良好的因應方法是:助人者先自我冷靜,接下來協助當事人調整呼吸,等待紛亂的思緒沉澱下來,再決定是否繼續。 l    當事人無意識的曖昧溝通模式,並從中驗證自己是無用、失敗或是不值得被愛的人,這樣的溝通下,常使雙方陷入愛恨交加的情緒,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感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當事人無意識的錯將受害者 — 迫害者的

孩子愛拔毛髮是一種逃避痛苦的習慣

孩子愛拔毛髮是一種逃避痛苦的習慣 江垂南 (本文投稿基督教論壇報) 今年十二歲的小毛由母親主動向輔導老師求救,原因是小毛會習慣拔自己的頭髮、眉毛,頭頂很明顯的露出硬幣大小的禿頭。不論母親好言相勸,或嚴厲制止,小毛堅持不向家人說出愛拔頭髮的原因,因此家人無法對症下藥改善小毛「拔毛」的習慣。小毛自己也想改善,可是卻無法停止這唯一可以讓自己定下心來唸書的方法。 認識拔毛癖 「拔毛癖」是一項發生於兒童與青春期少年的衝動控制不良的行為,它的盛行率約為 0.6-3.4% ,平均發病年齡為 12 歲,女性為男性的三倍。最常見的拔毛區為頭髮,也可能波及睫毛、眉毛、恥毛或其他體毛。典型的治療方法,會建議個案使用抗憂鬱症劑治療之外,行為治療、認知治療或催眠治療也是重要的有效治療法。當然針對病患、家屬及親友的教育,對病情的改善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有 50-60% 的個案,對治療的反應不錯。 「拔毛」是為了阻止內心痛苦的侵擾 一般來說,孩子會選擇以「拔毛」來抒發壓力,這樣的作為是難以獲得家長認同的,再加上孩子有說不出的難言之隱,往往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或陷入對立與無助。因此作者在此說明形成拔毛習慣的心理原理,期許家長對這類行為有更深的認識,發揮出同理心與耐心陪伴孩子改善拔毛的習慣。 拔毛行為乃是一種調節情緒的心理機轉,個案通常會描述拔毛後會使自己舒服,可是外人聽後卻一頭霧水,甚至訓斥為無稽。然而站在個案的心理觀點而論,它的確是一種減輕痛苦的方式,理由是藉由對毛髮的拉扯將注意力轉移到身體的痛覺上,來暫時分散內心痛苦記憶,而當下回情境誘導下內心的痛苦又浮現時,個案會再次拉扯毛髮來轉移開對痛苦的注意力。因此,拔毛不是為了宣洩痛苦,只是為了阻止內心痛苦記憶的侵擾,是一種逃避痛苦的習慣。父母見到孩子選擇以自我傷害的方式來逃避痛苦,會覺得他們這樣的方法很傻,直覺的常情反射會試圖用處罰或苛責來加以制止,只是該處罰性的反應,往往也使孩子更會逃避去與父母談論自己的錯誤的行為和內心的痛苦。 學習傾聽孩子的痛苦是治療的關鍵 每個人忍受挫折痛苦的指數不同,當該痛苦指數,超越心理可以承受的程度,往往會帶給人更多焦慮不安與心情的沮喪,自我評價為失敗者,喪失自信心。拔毛癖者很害怕感受到這類痛苦,藉由拔毛的行為來逃避內心所喚起的痛苦,就如同「藉酒澆

父母學習傾聽 用愛減少青少年壓力

父母學習傾聽 用愛減少青少年壓力 江垂南 (本文投稿基督教論壇報) 許多家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因為可以預測孩子將來身體發育的變化,而會為子女準備更多的營養品,或者是教導孩子如何抗痘等生理衛生知識。可是對於孩子未來心理與性格的轉變卻很難預測,而無法提早準備,往往只能從與孩子衝突經驗裡,看到孩子新的價值觀,例如:友情重於親情、酷炫重於實用,進而慢慢學習與子女相處的方法。 青少年在青春期階段不僅身體變化而已,心理層面也有很大變化,精神上從不再依賴雙親,開始準備獨立,變成自立的存在,因此也稱為心理的斷奶期。這個自立的過程,心理發展的核心主題,是從被他人認同的過程中尋求自我,認識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在行為上,會搖擺在獨立與依賴家庭的過程中,與家人的關係時而緊密時而對立,目的在學習感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習「從生活裡為了自己做決定」。相對於幼兒期的第一反抗期,這個走向自主獨立的青少年與雙親之間多半也會發生糾葛,稱為第二反抗期。 對於青少年,雙親的存在從絕對的變成相對的,同伴的存在反而更有了重要的意義。延續兒童時期的友誼發展與人際應對技巧,青少年這階段的友誼發展更加入性別角色認同的成分,依據自己的體型、外貌或興趣與技能,發展出特定模式的性別角色,例如:男孩會藉由崇拜體型壯碩的運動明星,學習模仿在球場上表現出勇猛的男性形象;女孩會追隨流行打扮,肯定自己有追逐流行變化的能力來表現出摩登女性形象。因此,青少年階段是開始嘗試扮演社會認定的性別角色,獲得異性與社會的認同,透過肯定自己扮演該性角色的能力,以尋求自我性別角色的認定。 所以,青少年面臨青春期所產生的生理與心理雙重變化的壓力,因此父母如何指導子女學習適當的壓力管理技巧,將有助於他們用自己的力量來解決獨立過程中所遭遇的各種壓力與挑戰。 青少年常遭遇到的壓力 升學或考試壓力 課業過多或考試成績不理想 被父母安排過多的補習課程或賦予高度的期待 身材體型方面的改變 對自己有許多負面的看法和感覺,例如:覺得自己不夠酷、滿臉青春痘很醜。 不受同學歡迎 面臨與老師、父母或同學間的衝突 父母離婚或分居 父母失業、家庭經濟壓力 家人罹患嚴重的疾病 信賴的朋友過世 搬家,轉學,面對新學校新環境 對環境有不安全感,例如:容易感受遭到異性的

及早發現及早補救 學障兒也可成為資優生

及早發現及早補救 學障兒也可成為資優生  漱心坊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 江垂南  (本文投稿基督教論壇報 ) 文聰是一個外表看起來乖巧聰明的男孩,他從唸國小一年開始各科成績都 還不錯,可是就是國語特別差。注音符號的四聲老是搞錯,能認識的字也比班 上同學少很多。升上中高年級之後,不僅國語成績跟不上班上同學,其他科目 的成績也都越來越差。媽媽曾經請臨床心理師評估文聰的智商,發現文聰的整 體智商正常,不過在語文的閱讀與理解能力特別弱。 像這一類智力正常,但是在某些能力的表現特別弱的問題,我們稱為「學習障礙」。 這類的障礙主要是因為神經發展上的缺損造成注意、記憶、理解、 推理、表達、知覺或動作協調等領域上表現比同年齡的孩子差,以致於產生聽、 說、讀、寫上的學習困擾。一般學習障礙常見可分為幾類:語文閱讀障礙、數學障礙、文字書寫障礙等等。 學習障礙學生常見的學習表現缺陷 一般可以用下列的幾個指標來作為參考,以方便初步篩檢孩子是否有學習 障礙的問題[若懷疑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請至醫院作更詳盡之檢查]。 常誤解別人說話 注音符號中,常分不清楚相似的音,例如:「ㄛ」「ㄜ」 說話時句子較簡短 少說長的句子 好不容易才學會的注音符號很快就忘記 學注音或國字時間很長,考試起來成績卻很差 唸書速度慢唸半天我們聽不懂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會把每個注音符號唸出來,但是不會拼也不會唸四聲 會抄字但是不認識字,或會唸但是寫不出來 拼字會顛倒 寫字筆劃會遺漏或是增加 兩位數字會寫顛倒,例如「12」寫成「21」 計算只要遇到減法退位就會算錯 應用問題常會搞不清楚題目是要用何種運算法 共同的行為或心理偏差特徵 這一類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例如:他們的外表可能活潑聰慧,在學習初期他們像其他的孩子一樣,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 因為神經心理功能上的障礙,使他們會顯現出學習上的困難。但他們可能會因 為前述幾類的學習困擾而拒絕學習,因而以某些偏差的行為,來逃避學習問 題,例如:可能會表現出分心、對學業沒興趣或是不在乎的樣子,因此常有老 師或家長會誤解他們是在逃避學習而更嚴加的斥責。且隨著課業的難度增加,有學障問題的孩子原本有正常水準的學習表現也會受到某個特定問題的影 響,而變成整體的學業低落,讓老師或家長以為孩子可能有